2012/09/15

我為什麼支持廢除死刑

從去年看了《殺戮的艱難》一書後,就開始思索死刑的問題,心中是支持廢除死刑的,至少應停止執行,雖然反複看了該書幾次,又另外看了其它如《島國殺人紀事》、《無彩青春》、《死刑台前的告別》、《正義的陰影》、《雖然他們是無辜》的等等書與電影,但仍然還找不到可以確切說服自己為什麼支持廢除死刑的原因。而看到那些以殘兇惡極手法殺害人的兇手,心中偶爾還是會有那種「死一死好了」的念頭,然後造成自己更大的矛盾。

直到上周看了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後,電影當中有一幕是 Bruce Wayne 在參加殺父母兇手的假釋聽證會時,原本打算自己槍殺那個兇手替父母復仇,然而最後該兇手被更壞的壞人殺了,之後 Bruce Wayne 與 Rachel 在車上有一段對話:

Rachel Dawes: The DA couldn't understand why Faden insisted on making the hearing public. Falcone paid him off to get Chill out in the open. 
Bruce Wayne: Maybe I should be thanking them. 
Rachel Dawes: You don't mean that. 
Bruce Wayne: What if I do Rachel? My parents deserved justice. 
Rachel Dawes: You're not talking about justice. You're talking about revenge. 
Bruce Wayne: Sometimes they're the same. 
Rachel Dawes: No, they're never the same. Justice is about harmony. Revenge is about you making yourself feel better, which is why we have an impartial system. 

看電影當時,被Rachel說的話打動,久久無法言語,突然間感到自己一直自問的「What is justice?」在該段對話中得到答案,原來把壞人抓起來判他死刑,然後把他殺死,就像他殺死他的被害人一樣,只是讓被害人心中比較好過,讓普羅大眾、鄉民們的正義感有處可以發洩。然而我們這個舉動並無異於被我們殺死的殺人兇手,我們跟他一樣,都是殺人兇手。就像電影裡說師傅對 Wayne 說的,在憤怒下所做的復仇並不是正義,是以暴制暴,與殺人者並無兩樣。

電影中另外有一幕是訓練 Wayne 舞術的師傅在 Wayne 學成後抓了個壞人來試探 Wayne,他要 Wayne 用武士刀砍了壞人的頭,而那壞人連接受審判都還沒呢! Wayne 拒絕了,他與師傅的那段對白是這樣的:

Henri Ducard: Your compassion is a weakness your enemies will not share. 
Bruce Wayne: That's why it's so important. It separates us from them. 

造就我們與壞人不同的點應該是,他們在犯下罪刑時,並沒有考慮到後果,並沒有考慮到在他眼前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而他正在取走他人寶貴的性命;我們若是劊子手,需要前往執行殺人犯的死刑,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猶豫與難以接受吧,而這正是《殺戮的艱難》所強調的,在殺人犯與不殺之間,我們的那一絲絲猶豫才保住了好人與壞人之間的差別。因此我們若無法有那麼一點惻隱之心 (compassion),不肯去理解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生命故事,不肯去背負這個社會導致這壞人成為壞人的責任,而輕率的只想要判他死刑,我們只是在推諉責任罷了。就像張娟芬在驚死文藝季的座談中所講的那樣:「死刑是一種最沒有自省能力的正義。即對方全是錯的,我們全是對的。死刑是完全把錯推給被告,而非反省社會是否曾試圖把他導回正途。」

《Nineteen Minutes》以 Peter 帶著四把槍進入校園殺了十個人為破題,接著回到 Peter 出生前、出生後、幼稚園、小學、中學,分階段的拼湊出槍擊案底下的全貌,於是我們知道他是因為從小被霸凌而找不到停止被霸凌的方式,逼不得已選了最極端的方式來終止霸凌。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故事,縱或是殺人犯亦然。王怡今律師在驚死文藝季的座談中分享:「刑事訴訟的制度絕對無法提供事實、真相。....司法程序是一個必要之惡,法官再怎麼努力都無法了解行為人的生命歷程。....法官的正義感太簡單了,永遠也不會知道真正的故事。怎麼可能在一個月開一次庭了解? 看到起訴書出來,只會去看有沒有符合構成要件,把一個人一輩子切割成幾分鐘,麻木、簡單、粗糙的。」試問,當人們無法全面了解真相,要如何做出正確判決?又如何有權剝奪他人生命判人死刑?

最後,我想以巴丹戴爾 (法國廢除死刑的推動者) 的話做結:「一個以死刑對抗恐怖份子的民主國家,其本身也就是恐怖份子。」 謹記江國慶、謹記蘇建和,忘記死刑吧 (更何況是在一個人人有可能成為被冤枉對象的國家裡),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例如推動被害人保護制度、例如提升司法品質。

2012/09/06

Nineteen minutes (中譯:事發的19分鐘)

'I've always sort of wondered, though: If everyone else's opinion is what matters, then do you ever really have one of your own?' --

這個禮拜每天熬夜看 nineteen minutes,昨晚不忍錯過最後的大轉折,關燈躺平後掙扎了一下又起床看到兩點半把書給看完。睡前想著一句在朋友網誌讀過的 metto: "When you are different, when you are special, sometimes you have to get used to being alone." 然後想著要怎樣有勇氣可以做自己而不畏於大眾眼光,真真實實的活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理應成為的人。

這故事無疑是個悲劇,Peter 在某日起床後帶著兩把手槍兩把獵槍去學校,19分鐘內殺了10個人,造成十多人受傷,也在不計其數的學生/老師/父母心中留下永遠無法彌平的傷痕與陰影。Jodi Picoult 寫書的慣用手法是書中不同人物輪流說故事,spotlight 會按照故事發展不斷的投射到不同的角色身上,藉著每個人物的故事,每個角色的觀點與心情來拼湊出整個事情的全貌。而這本書又採取跳躍性的寫法,每個章節都是不同的時間點,一下子是事發當下,一會兒是17年前,一會兒又是事發後5個月....,這樣安排的敘事方式有個好處是,可以從主角過往的成長經歷了解每個人物的不同個性,然後理解日後的某些事件中,為什麼 Josie, Peter, Lacy, Alex 等人會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反應與情緒。Jodi Picoult 的說故事功力高明,透過這樣安排過的寫法,每個故事人物都像是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個體,甚至彷彿一抬頭就能看見 Alex Josie 母女正在廚房吃早餐的場景,或是 Peter 在學校被霸凌的場景,一切都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知道 Peter 從幼稚園上學的第一天起,就未曾間斷的被霸凌。我們也知道 Josie 曾經是 Peter 唯一的朋友,Josie 在幼稚園時曾為了替 Peter 出頭而與其他男孩們打架。我們也知道,Josie 心裡也為了她除了 Peter 外沒有其他朋友而感到困擾,直到六年級後,Josie 開始加入學校裡的 popular group,不再在公開場合與 Peter 談話,開始否認她是 Peter 的朋友,而 popular group 裡的那些人,正是在學校霸凌 Peter 最過分的那群人。事發後警探 Patrick Josie 為什麼 Peter 總是被挑上,成為欺侮的對象,Josie said: 'Because he didn't try to fit in.' 而在後來的篇幅中,Peter 的 辯護律師 Jordan 找來評估 Peter 心理狀態的心理醫師對 Jordan 'For adolescen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fit in, not to stand out.' 而我們知道 Peter 不擅長運動,Peter 不如其他男孩強壯, Peter 成績不好,且是個敏感的人,這些特質使得他無法加入學校任何一個 group,成為獨來獨往的人,甚至成為最佳霸凌對象。而青少年,在那樣年輕氣盛的年紀,要如何懂得尊重他人的差異性,包容差異性,尊重每個與自己不同的個體?一切的一切成了連鎖反應,最後釀造出這樣的悲劇,對校園槍擊案的死者/傷者/倖存者與對 Peter 而言,沒有人是贏家。  

很喜歡書末當 Josie 在法庭上說出證詞後,她與母親 Alex的一段對話:

'I loved Matt. And I hated him. I hated myself for loving him, but if I wasn't with him, I wasn't anyone anymore.'
' I don't understand...'
'How could you? You're perfect.' Josie shook her head. 'The rest of us, we're all like Peter. Some of use just do a better job of hiding it.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nding your life trying to be invisible, or pretending to be the person you think everyone wants you to be? Either way, you're faking.'

Josie 加入 popular group,這讓她在校園裡,在人群裡感覺心安,她不用因為她是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而被排擠,然而她卻從此得戴著面具,隱藏最真實的自己,說話之前必須再三斟酌以免讓自己也成為被欺侮取笑的對象。然而我們知道,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她失去了自己,才能迎合眾人。一如以往,Jodi Picoult 在書中並不評斷,讀者必須自己去做判斷,去明白事情絕非非黑即白,永遠有一個灰色空間,我們必須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下結論。但作者想闡述的觀念也夠明顯,don’t judge, respect other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you, from main stream and who dare to just be themselves.

而最重要的是,Be brave and remember "When you are different, when you are special, sometimes you have to get used to being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