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許多議題需要更細緻的討論與辯證,以及沉澱的時間,才能夠更完善的處理現行制度的缺失,不健全的制度才能真正有實質上的改善。不然一味的執行死刑,滿足民意,卻對現行制度的缺失置之不理,這樣到底對誰有好處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媒體過度的渲染與一片喊殺的民意,以及現在看來似乎是因應民意而執行的死刑,除了助長社會的暴戾之氣以外,對於遏止暴力風氣的盛行,真的有正向的作用嗎?
我並不是認為殺人無罪,也不是說殺了人不應該對被害者有所交代。但是,國家同樣把加害者給殺了,除了讓被害者家屬有心理上的慰藉以外,對被害者還有什麼樣的幫助?國家難道就不應該提供被害者家屬其他協助了嗎?然而書中指出,目前台灣的制度看起來,除了死刑以外,並沒有其他對被害者家屬的安置及輔導措施,因此傷痛與恨將一輩子都存在。且經過媒體過度渲染後,被害者可能從此將受大眾異樣眼光的看待。如果國家只認為把犯人殺了後,就是對被害者有交代,而不去設置更多的實質福利政策或輔導機制,這樣死刑是否真的解決了一切問題?難道這樣不是讓國家以死刑這個終極手段來逃避國家應對被害者盡得後續責任義務呢?
〈殺戮的艱難〉看到一半時,我與一個同事討論了他對死刑的看法,他是支持廢除死刑的。討論的過程中,我問他是否認為媒體應該對目前大眾多數支持死刑的這個結果負點責任,我認為因為媒體過度誇大犯罪手法、過程,導致民眾受煽動而無法好好思考死刑這個議題。同事則說:「或許大部分的民眾,都沒有思考過就被影響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或許不能說大部分的民眾都沒有思考過,而是在一種沒有足夠的平衡報導的情況下,來讓他們做出「正確的」思考。
我一直認為現在大部份的媒體總是挑他們想講的講,挑有人會看的去報。因此媒體會不斷的放大殺人過程、不斷強調某死刑犯背了多少條人命,不斷拍攝被害者家屬哭訴、憤怒痛罵的畫面以博取收視率。但極少有媒體會同時報導,整個案件的辦案過程有無瑕疵、法官是有罪推定或是無罪推定、該犯人是否是真正的犯人。如果媒體能夠平衡報導,民眾才能擁有正確的資訊幫助他們去思考,去判斷,去真的對「是否支持死刑」這個命題做出正確的決定。
有趣的是,在我與同事討論完後再度回到書本,作者張娟芬確實開始以新聞學中的「框架理論」討論媒體效應,並實際指出四大報有多少消息是對案件及犯人的錯誤或不實指控。我們的媒體早已認知收視率收聽率收看率比積極求證還重要了。根據作者框架理論的分析,媒體報導死刑議題使用了「政治框架」、「重大犯罪框架」、「司法全能框架」與「拖延戰術框架」,卻完全忽略了「司法失靈框架」與「憲政框架」。作者說:「『司法失靈框架』與『憲政框架』如此切題卻徹底缺席,輕易暴露出這一陣子死刑一題雖然廣受討論,但在視野上卻有很大侷限。」可不是嗎? 當民眾視野受侷限,無法得到正確的資訊,又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
最近雲林性侵殺害一案出現,今天在yahoo首頁看到「性侵又殺人 10惡狼擬下波槍決」的新聞標題,我衷心希望不要再有無辜民眾被殺害,然而為犯罪者暴行生氣憤怒的同時,我更希望國家可以檢討一下假釋制度,性侵者出獄後的管制,難道以現在的科技,我們真的做不到嚴格管控假釋犯到他無法為非作歹的地步嗎?現行制度的改善或許比槍殺10惡狼更為重要,不是嗎?
拉哩啦雜的寫了這麼多,可見看完這本書與看書的過程中,我真的思考了很多。然而心裡更多的情緒是:「怎麼會有這麼多如此重要的議題與事實被忽略了、或是被媒體與國家刻意隱瞞了呢?」我想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以及來龍去脈,就無法真正做出正確的決定。如同書中所講的:「仔細傾聽媒體的沉默,它所傳遞的訊息,才是震耳欲聾。」在媒體每天24小時新聞不間斷的疲勞轟炸下,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仔細傾聽與仔細思考。所以,不管你/妳對於死刑存廢的立場為何,來看〈殺戮的艱難〉這本書吧!此書的的確確將媒體沒有告訴我們的那一面,準確的傳達給我們了,並且迴盪不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