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5

胡志明旅行tips



因為喜歡越南,不知不覺胡志明成了2015年來拜訪最多次的城市,至今已去過三次,對於在如何胡志明市旅行有一些心得,僅摘錄供有意去胡志明自助旅行者參考。另外我其實覺得河內以及北越比南越好玩太多,去胡志明三次僅是剛好,絕非我認為胡志明市最好玩。
  • 換錢
  1. 機場不管半夜幾點抵達都會有換匯櫃台開著,因此可以帶新台幣或美金在胡志明市機場換錢,不要在台灣機場換,台灣匯率很差。
  2. 有人覺得市區銀樓匯率比較好,這確實也是真的,但其實與機場沒有差太多,想要好一點的匯率可以在機場換第一天搭車與付飯店需要的錢後,其餘到市區換。但怕麻煩的話,機場換就可以了,真的。在機場換匯錢記得先貨比三家,順便問清楚要不要手續費。
  3. 因為越南幣值很大,動不動就幾十萬、百萬的,換錢時千萬要算清楚金額再離開,不然會被狠狠的坑殺。買東西找零時也是要看清楚。
  4. 越大的城市匯率越好。越大面額的鈔票也是匯率越好。問你的青旅或上網查哪一個店匯率最好,直接去那裡換。
  5. 胡志明市區第一郡(觀光客與景點最多的區域)內換匯最好的地點據說是檳城市場的 Hà Tâm 銀樓,我也是在那邊換的。



  • sim card
  1. 不要在機場買sim card,機場一張至少要10USD,且流量可能只有5G不到然後只能用1周。進到市區後再買,價格是機場1/3。我在市區買到的使用流量居然是1個月150G,而且還附加打電話功能(網內互打免費),只要13萬越南盾。
  2. 市區買sim card我是在下面這間,是大型連鎖店,各個城市都有且價格透明,不用怕被坑殺



胡志明市區內就有好多間可以選



















至於沒有網路怎麼從機場到市區的飯店?機場有許多公車路線往市區,如果是夜晚的班機就只能搭109 airport express (20000VND),最後終點站在范五老街附近。白天抵達則可以搭比較便宜的 152 city bus (5000VND)。另外推薦使用maps.me 這個app (https://maps.me/download/),這是一個可以離線瀏覽的地圖,旅行時非常好用。建議在台灣就事先把第一天的住宿地點標記在手機的maps.me,上了公車後就打開maps.me,在接近自己旅館時按鈴下車後走路往旅館,就能解決第一天如何抵達旅館的問題。



  • 如何避免被當成盤子坑殺?
在越南旅行最累的地方就是動不動就會被騙,有一種每個人都想要你的錢的感覺,得不斷的殺價價格才會變成合理價格,甚至連加個油都可能被店員楷油。旅行了三次,被騙了N次後,也累積一些避免被騙的經驗。另外我也要幫越南人說句公道話,除了想騙你錢的攤販以外,越南人其實人都蠻好的也熱於助人,而且觀光旅遊也越來越有制度,以前時常搭到超賣的長程巴士車,然後一群外國人光是要怎麼上車都搞不定,因為沒有先劃位的制度且位子也不夠坐。2019年去的時候比起2015年的經驗真的好太多,覺得他們在制度上的進步是以光速在進行的。
  1. 不要跟挑扁擔的流動攤販買東西,會被大大大大的坑殺一番。我親眼看到一個台灣人跟與白人同時跟不同攤販買椰子水,結果兩個人都被要價一顆約200台幣(正常價格約20-30台幣)。如果非根挑扁擔的攤販買不可,請遵守下一條。
  2. 買或吃任何東西之前一定要先問價格,不管在什麼地方買/吃都一樣。如果覺得太貴直接走掉就好了,通常他們會在你準備離開的時候開始大降價,他不降價你又真的很想吃或買就殺價吧。目前經驗挑扁擔的流動攤販都會抬高價格,其他在固定地點擺攤的小吃攤還好。
  3. 想知道食物的大概價格,可以先去超市逛一圈就曉得,外面理論上會比超市低一點。
  4. 非不得已避免搭計程車,會被坑殺。不然一定要跟他說清楚 by meter,談好才上車。搭乘交通工具可以善用city bus與Grab app,這兩個都很方便。
  5. 如果想去的地方真的交通不便,可以試試看下載Grab app或Uber,東南亞有很多機車計程車,使用這些app的好處是價格都已經顯示在app上,不用擔心會再被騙錢。
  6. 我個人喜歡盡量直接跟雜貨店或路邊攤消費而非跟餐廳或超市,每一筆消費都會直接進到店主受理,算是公平消費的一種。而且可以有很多機會跟當地人互動。只要有心,語言的隔閡絕對不是問題。
  • 其他
  1. 東南亞空氣普遍很差,因為車子太多的關係。戴口罩可以緩解鼻子痛。
  2. 若要搭夜巴,至少提前一天買票,位子會比較好。
  3. 交通比台灣混亂一百倍,不知道怎麼過馬路的時候,跟著當地人走就對了。但還是要小心安全。
  4. 在博物館上廁所可以省錢,而且乾淨,請善用。
  5. 有些公家機關或博物館有飲水機可以裝水,避免一直買水很不環保,請善用。

2017/05/21

記20170520菊花夜行軍15周年演唱會


準備國考時什麼音樂都聽不進去,但後期壓力太大心情無法平靜,因此睡前常常會讓iPod無限循環《種樹》直到平靜後才能入睡。
國考後來桃園工作時住在海邊,公司在山腳下,雖然仍是鄉村,但海邊風大、冬天常下雨又濕冷,住的很不習慣。剛與前女友分手,加上工作內容是好幾年沒碰的化學與專利,以為國考完就沒壓力了,但沒想到等待放榜的心情比考試煎熬,內外夾攻的壓力下,時常早晨哭著醒來。好想回風和日麗的台南。就是那時候開始邊工作邊聽《風神125》,每每在辦公室聽到眼眶泛淚。好幾次也真的哭了出來。
客語歌當然是聽不懂的,但是生祥哭喊著「伯公、伯公」那段,以及用閩南話喊著朋友的名字然後吶喊「我係金拍謝、拍謝拍謝」,那兩段倒是聽得清楚,想著這大概是失敗者之歌了。
後來上班聽 youtube 不過癮,索性拿第一個月的薪水買了《菊花夜行軍》整張專輯來聽。仔仔細細的讀過歌詞以及阿成的故事後,每次再聽,就更難不去想台南老家旁的那些田以及總是遍佈各種動物大便的鄉間小路。那不只是一首失敗者之歌,更像是一首寫給每個離開故鄉到城市裡去打拚的勞動者們的歌。裡面有鄉愁,有憤恨,有不甘,有羞愧,有難以面對鄉親的恥,有認命,有對上天的泣訴。換成具象的畫面大概就是電影海角七號開場那段「我操你馬,操你馬的台北」那樣的情緒。
這個日夜哭著醒來,天天想回台南避冬的情緒,一直到工作日漸上手、國考放榜、以及農曆年後搬離(更精確的說是逃離)濕冷的海邊才終於得到緩解。然而專輯裏的縣道184、菊花夜行軍等其他歌曲,也仍是勾勒出家鄉農村的景象。不哭了,交了新女友,但鄉愁仍在,對大城市與北部的不適應仍在。
這樣的鄉愁,往往在每個月一次,必須使用各種大眾交通工具,好不容易才能回到家後感受到的城鄉差距的憤怒給取代。然而作為一個住在農村但家裡沒有農田,對農業其實毫無知識的人,心裡明白這個鄉愁與對於城鄉差距的憤怒終將永遠無法化解。我終有一天會被城市收編,成為《臨暗》裡的那個主角,農村會成為我永遠的故鄉,永恆的鄉愁。
開場前與旁邊朋友說道,台北長大的女友說她不理解離開鄉村的情緒,不解我為何哭泣。朋友說或許未必要是農村,而是一種人的移動的過程,風神125說出了從其他都市來到更大的城市求生存的心情,所以動人,所以聽者哭泣。
是的,或許就是移動吧。鍾永豐的詞訴說著各式各樣移動者展現的主體性與心情,說著污染源的移動,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地理差距,蟲鳥花草樹木的移動,情緒的移動,資金的移動,政策總是往資本家一側偏移的移動,全球化下各種被迫的無奈的滿懷希望的尋求更好未來的人們的移動與生活的艱難,配上生祥的曲,以及使用各種屬於台灣在地的樂器和語言,成就了每一首歌的故事性。
幸好這個時代有生祥,在總是難以適應的城市裡辦了這樣的演唱會,一個字一個字,一首一首的,唱進我的心,療癒了我這樣的異鄉人。

2015/10/08

走過世界後再看台灣觀光

在日本旅行久了就會知道,很多地方其實頗為無聊,但日本人硬是有辦法用精美的廣告海報、精心安排接駁的交通動線、看起來省很大但還是貴得要命的車票套票把人騙去,去了以後再來抱怨自己花了這麼多錢結果來到這麼一個無聊的地方來當冤大頭是為了什麼?!然而下次再看到某個景點的精美廣告海報,還是會摸著鼻子掏心掏肺掏錢包去當冤大頭,樂此不疲。為什麼?日本人難不成是騙子嗎?我想答案在於日本對於自己文化的自信,以及對於自己地方的驕傲,拚了命都要吸引人來,並且也不覺得把別人騙來何罪之有,畢竟他們是真心的認為這個(其實很無聊的)地方值得你來一遊。
日前終於對於在日本旅行感到厭倦而去了一趟越南,在越南第一天就喜歡上這個國家,第二天從胡志明市去到河內,哇,不得了了,簡直了。在越南旅行的第二天開始,即已經開始想該怎麼做才能夠來越南工作住個幾年了。我非常喜歡越南。即便它時時刻刻令我與我的錢包傷心,並且得要非常小心才能讓對來自紅綠燈為裝飾品的台南縣混大的我而言仍是過度混亂的交通裡安然無恙。
越南到處都是歐洲來的背包客(大概也是因為貧窮的我住的都是青年旅館),旅行一個禮拜過去後開始困擾於該怎麼回答台灣是什麼樣的國家?台灣有什麼?如何在別人開始對這個話題與自己喪失興趣之前用3分鐘簡介完台灣並使對方萌生到台灣旅行的念頭。食物雖然是重點,畢竟歐美背包客到了越南也是為越南小吃瘋迷,為了證明自己不只是個吃貨,除了說明台灣以美食聞名外,自然還是得介紹一些食物以外的景點,例如風景、混雜的文化、被殖民的歷史、原住民、民主制度、民選總統以及與中國複雜難解的政治關係、台灣人由模糊到清晰的國族認同等等。然而介紹越多次越心虛的感覺到自己對家鄉土地認識的匱乏,最後甚至花上半天時間在青年旅館裡看起Lonely Planet英文版的 "Taiwan"。
在越南旅行的進入尾聲的幾天,放慢旅行步調後仔細想想自己受越南的什麼吸引?悠閒的地方文化、東方文化、隨時都可以在路上來杯咖啡、價格親民的小吃、各種地方不同的料理以及受法國殖民影響的法國麵包、城市郊區的農村景色、豐富的地形樣貌與美不勝收的大自然風光、累人的登山路徑與隨時都可以跳到河裡或海裡的冒險樂趣。哪一樣是台灣沒有的?更有甚者,我們有比越南乾淨的街道,沒有亂坑外國人的路邊攤販,也沒有隨意漫天喊價的計程車司機。旅行者在台灣旅行起來不只乾淨舒適,還省下殺價的力氣 (殺價與時時提防被騙真心很累人的,勞心又勞力)。反省自己為何總是匱乏的除了美食與人情味以外,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多少東西來。
才發現,在台灣的我們總是在向外看,而從來不曾關照過自己到底擁有什麼值得我們驕傲的景色、事物、風俗與文化。我們總是一把火燒了可能就快要被當成古蹟的日治時代建築、宿舍、年久失修的百年老厝,然後畫著美麗的藍圖,取了響亮的但與我們文化八竿子打不上關係但卻總是移植自某些令台灣人無限嚮往的國家的名號,例如新矽谷、大英國、秋紅谷等等。我們總是忙著拆除乘載著先人與土地記憶的歷史建築,然後蓋上商場、商圈、豪華建案,嫌不夠然後再來改義務教育中歷史課程的課綱。於是在忙著現代化、西化的同時我忘了自己是誰。也難怪,我只能在說出美食與友善的人後,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畢竟我根本不知道除了「現在」的台灣人很友善與食物很好吃但有毒以外,我是誰?我過去的祖先們是誰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以及我未來會是誰,又將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我們總在好不容易逐漸凝聚、建立起國族認同時,卻又一一的把乘載著屬於我們標誌、身分的歷史記憶拆除,片甲不留。
日本對於文化古蹟保存得非常好,然而也因為它的保存好,使得日本旅行的無趣與有趣都來自於此。有趣在於可以從現代遙想古代的日本,在京都幾乎可以想像五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的京都樣貌,無趣則在於,日本幾乎可說是單一民族的國家,每個地方都保存得很好也就造成了每個地方都長得差不多,甚至可以說等我八十歲再去日本,仍可以預想日本還是如今這個樣貌。最後我分不出這個古城與那個古城的區別,分不出這個城堡與那個城堡的差異,也分不出這裡的拉麵與那裏的拉麵的特色在哪裡。台灣不是,台灣曾被許多國家入侵、佔領、由中國各地來的移民帶來的不同地方文化、還有我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族的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小小的島充滿了文化多樣性。我們有的是發展觀光的本錢。但我們卻總是向外看,對自己缺乏文化自信 (好好的廟裡的平安符改名叫做御守就是一例),而沒有好好的向內照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優點,並以適度的自信包裝我們的文化 (在日本嚴島以四倍價格在美麗的日式餐廳裡吃複製自台灣的雪花冰時多麼令我捶心肝)。我們的文化、族群、語言多樣性,都值得台灣人為自己感到驕傲,而不只是食物。而我們的教育則不斷讓我們覺得我們是次等的,外面的月亮永遠比較圓,國語才是正宗,會講英文就更了不起了,而講英文的腔調還有層次上的差異。台語歌與台語則代表低俗、次等、上不了檯面。
記得曾在日本遇到一個中國來的交換生,去日本之前她在我的大學母校交換一年,又與我同在大阪大學交換,因此第一次認識就相見如故的聊了起來。她說她覺得日本太無聊了,她一個月後就不想出去玩了,但她覺得台灣好好玩,玩了一年都還玩不完,至當時聊天時仍然念念不忘,說起台灣的旅行經歷時眉飛色舞地。九月時分別在台北與台南陪兩位在日本認識的德國朋友旅行,帶著她們逛台灣的古蹟吃台灣的美食講解台灣歷史的同時,聽著她們說著台灣印象的美好與驚豔,同時也以一種外人的心情重新認識台灣並與她們一同感受台灣的美與好。好好的慎重的重新認識自己的土地與文化,昂首前進的同時未必得先貶低甚而自我否定,不再以外國唯首是瞻時,或許我們也終能拍出除了芒果冰與小籠包以外的,真心令台灣人驕傲的旅遊廣告,並且如日本人一樣,在用精美廣告把觀光客騙來的同時,沒有心虛,只有自豪。

2015/03/26

有妳

有妳   

無垠的雪地裡
看盡妳皺褶的內裡
有外顯的柔情

有鹿經過
有濕原結成的冰
有水
有暴風雪

在好冷的冬季。

前方有枯枝,
有湖的蜿蜒
有鶴
信,橫過千里

遠方有春天,
盡頭有妳

2013/12/10

漢娜愕蘭 電影觀後感

有部很有趣的紀錄片《電椅大風吹》,導演想複製當年的心理學專家米爾格倫設計的實驗。當年這個實驗被用來測試屠殺猶太人的追隨者,究竟出於自願或是單純服從命令。結果發現 72%的人,會服從權威者的命令,做出違背自身價值觀的行為。

納粹政權中 SS 組織的頭頭,阿道夫‧艾希曼正是那72%的人之一,因此他直至在耶路撒冷受審時,都相信自己沒有錯,他不恨猶太人,他只是依法行政,而法的內容與依法的結果則與他的職權無涉。

如果艾希曼只是在依法行政,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經過任何思考,他只是全 然的相信法律,相信他對元首的誓言,他只是一個官僚,做好身為一個官僚應該做的事,並且做的成效斐然。如果體制內的每一個螺絲釘都是這樣,盡忠職守的扮演 好他們的角色,那麼是不是應該追問,我們要賦予國家機器多大的權力,才不至於讓這部國家機器完美運轉時,活動範圍太大,大到侵害了人民的基本權,大到讓人 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

在柏林看幾個與猶太人及納粹黨有關的博物館時,展覽中有段話帶給我很大衝擊,它說納粹的SS, SA, 與蓋世太保組織固然鞏固了希特勒的政權,與提高了它那些惡法的執行力,但納粹能夠成功屠殺幾百萬的猶太人,當年那些配合而未曾抗命的citizen也難辭其咎。
因此,在國家機器運轉範圍內的我們,或許就是這部機器的保固廠商,我們可以像鄂蘭質疑的那些猶太領袖一樣,配合機器的運作模式,讓機器運轉得更順暢;相反 的,我們也可以在機器已自行演化超出出廠時的預定功能時,有勇氣的、適時的發揮公民力量,說出我們心理的質疑,哪怕聲音微弱,只要能夠撼動機器裡的幾顆螺 絲釘,讓機器減緩它運轉的速度、縮小它的運行範圍,或許未來就會不一樣。

2013/10/21

Terezin 搭便車記


早上搭公車前往一小時車程外的特雷辛,路上與幾個美國老人家聊起來,其中一個獨自旅行的退休老人拍胸脯叫我follow him, 最後就是兩個一老一小不會看地圖的人一直迷路。不過他很積極認份的一直問路, still a good fake tour guider.

下午兩人目的不同就分開走,竟在特雷辛墓園裡遇到我那可愛的芬蘭前室友,以為她離開布拉格了,原來只是到別的hostel去住。之後與前室友兩人又離開各自逛,原本以為可以搭上同一班巴士回prague, 結果我逛街太晚等不到公車,等的同時向路過的兩個德國人問公車的事情,我好怕被困在特雷辛阿。最後這兩個德國人問我要不要搭他們的車回布拉格, 猶豫了一杯茶的時間後決定說好。如果都要葬身異地,絕對不要是在特雷辛。

往停車場的路上想起在柏林時與一位葡萄牙女孩聊天,她說她想試試看搭便車旅行,問我意見,我說我在台灣試過幾次但我不敢在外國試因為太危險了。準備上車前我差不多幻想了自己的八百萬種死法,現在只覺得活著真好。或許有時候也該多相信人一些。德國人真的很可愛,捷克人其實也是。今天一位捷克老太太用捷克語跟我和美國老伯介紹特雷辛介紹了五分鐘,若不是我們最後執意要離開,差不多三個人可以泡一壺茶來雞同鴨講了。

晚上回布拉格後到了查理大橋,風景美得令人想哭,配上演奏很厲害的樂器的街頭藝人的背景音樂(感動到買了一張街頭藝人的CD),遠方某教堂即將舉行音樂會,每隔幾分鐘也會傳來片段樂句,當下真有死而無憾之感。幸好我還活著,沒有死在特雷辛或somewhere on the highway,明天離開前還可多看布拉格一些。Cheers, to Prague.



2013/10/05

安平小鎮之我有一種「尷尬」



從北區騎腳踏車去lizzy家會合的路上,想著幾年前在台中,也常常是匆匆忙忙的從研究室騎機車去中山堂或中興堂,兩人會合,看戲。似乎是好久好久的事了,但今日騎車路上憶起卻那麼近。

安平小鎮,一部關於安平過往與彼時生活的戲,關於出生與死亡,關於相愛與相守。戲從小鎮上幾名再平凡不過的人物開始,帶出了老安平人對安平的懷念與追憶, 也帶出了對現在人潮壅塞,觀光客比居民多的無奈與毫不安平的安平老街之荒謬。看戲時邊想著我的第一部舞台劇─淡水小鎮;想著稍早騎腳踏車往文化中心路上的 那片段回憶;想著幾次在安平跑馬拉松的日夜與沿途風景;想著近來忙碌生活的難以喘息; 想著想著,劇情也進入了第三幕的死亡。活著的人會怎麼被死去的人記得?這是我看淡水小鎮時牢記至今的衝擊。又,死去的人要怎麼放下對人世情感的留戀?這是 安平小鎮提出的反詰問。如果都只能靠回憶,而最後終究是要忘記,那就好好的活在當下,這是我對這問題的唯一解答。

除了對一個古蹟依舊,繁華依舊,但人事已非的小鎮的回憶,戲的另外一個特色是聲音與影像;兩個小時下來不斷驚豔於演員們能夠創造如此多樣與立體的聲音效 果,也不斷的注意著舞台上兩台攝影機直接錄製兩旁演員們的旁白或音效,以及呈現於舞台前的畫面,搭配豐富的即時人工音效(XD),與其說是看舞台劇,更有 一種看電影的感覺。此外,最後在沛沛回到12歲生日那天,再也無法承受人世間的歡樂帶給她的惆悵與悲傷時,後方快訴放映著的是今晚舞台上錄製的種種片段與 畫面,稍早的那一刻刻生活已成為稍後那一段段難以承受但最終仍得忘卻的回憶。阿,生活似乎就是這樣,悲傷難過時回憶過往的欣喜與快樂,功成名就時回憶過去 的困頓與挫折,小鎮的繁華興衰,過去未來也是如此。戲中提到的許多安平場景早已不再,漁塭已被填平,運河不再清澈乾淨,但你知道有些什麼仍清明的映在你腦 海裡。不管是透過戲還是透過自己親身對安平的踏查印象與回憶。